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一个什么样的专业决定进入什么样的职场。读大学时所读专业对求职以及工作后的发展都有不小的影响。不同的专业受到不同的思维训练,也会获得不同的职业技能。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一方面要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报考学校时也要有基本出发点,以就业为导向,为自己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充分准备。
云南工商学院正是从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强化其专业技能入手,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促其“首任胜岗”。学校的会计学、软件技术专业、工程造价等强势专业毕业生被众多企业“争抢”的对象,去年,学校就业率达到98.7%,专业对口率66.59%。
学校不仅教会知识更教会如何做人
“我非常感谢我的母校,学校的理念是以父母之心育人,在那里能够感受到学校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怀。”张艳艳用真诚的语言诉说着对母校的感情。她说,在学校里,不仅能学到知识,更能学到实际经验,从云南工商学院毕业的学生,不用太多培训即可上岗。张艳艳说,学校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平时会开设职业素养课,教会学生日常工作中的社交礼仪,并教导学生在工作中要感恩、有素质。
据了解,大二时学校会给学生安排半年的实习,之后返回学校对在外实习中发现的不足,进行补充和调整。而对于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两位同学都非常看好。陈柳云说,现在许多公司都需要工程造价的员工,所以毕业后很好找工作,尤其是学校非常重视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会开展就业指导课程,让学生在学校模拟上班,使学生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学校是应用型大学,其特点是实践能力强,我们班上有27个人,很多人都是从事会计或者是金融方面的工作。”一说到自己所学专业,张艳艳便赞不绝口,她说会计学是学校最好的专业之一,学校和老师们对这个专业投入了很多心血,同学们的专业知识都学得都很扎实,所以从云南工商学院出来的学生,找工作都非常容易。
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学生有如此优秀的工作能力,离不开学校的培养。刚刚入选教育部全国就业工作55强的云南工商学院,连续5年就业率高于97%,并连续5年荣获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等奖和先进集体殊荣。在前不久刚刚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该校受刘延东副总理的推荐作为全国5所本科院校代表之一参会。
云南工商学院宣传中心副主任孔祥刚介绍,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国普通高校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云南工商学院找准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不断尝试社会急需的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学校通过考评市场需求、社会评价、毕业生评价指标,对综合测评较低的专业实施黄牌预警;对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云南省同类专业平均水平的专业,采取减招、隔年招或停招方式控制。同时积极申请申办社会急需的专业,紧贴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培养人才。”
据悉,当前,之所以出现“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矛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与岗位要求不匹配。企业对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有较高的要求,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工学结合,也是目前职业院校的一大优势和特色。
与国内100多家企业合作学生就业率达到98.7%
据了解,云南工商学院从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精神、职业行为五大方面入手,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强化其专业技能,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促其“首任胜岗”。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培养、订单式培养、企业学院、工学交替等合作方式,与海尔集团、微软集团、思科、华为、联想等100多家企业深化合作关系,从宏观上实现人才定向输送,并通过安排“认知实习”“顶岗实习”等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目前,学校共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单位111个;与夏普公司、云南龙润集团、中国电信昆明分公司等31家企业开展了定向培养合作。“为了不断拓宽就业合作渠道,我们也在学校内部建立了企业信息库。从2009年至今,累计与我校联系、合作的企业已达1000余家,这些企业在规模上以大中型企业、百强企业为主。”云南工商学院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罗晓婷介绍。
据悉,该校累计投资1亿元兴建了2万平米的校内实训基地,建成校内实训室80间,其中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5个。实验实训室以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企业环境为目的,高度仿真就业岗位,实训内容来源于企业的工作任务,让学生做到“上学即上班”。
学校还要求学生的作业产品化。如,艺术设计学院学生作品“爱伲含片包装系列”已被龙润集团采纳为产品上市;软件技术专业学生项目作品被企业采用率达81%。据统计,去年,该校就业率达到98.7%,专业对口率66.59%,就业起薪点2388元(为云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23%)。
“目前,平均每年通过校企合作这种方式输送至企业的学生,数量比例能够占到全部学生的40%-50%。”罗晓婷说。
学员样本A
学员档案:
姓名:陈柳云
毕业时间:2014年7月
工作时间:实习期
所学专业:工程造价专业
毕业院校:云南工商学院
实习单位:工程造价、结算、审计类公司
工程造价专业开阔视野又磨练内心
“我叫陈柳云,柳州的柳,云南的云,我的名字让我与云南很有缘份,所以,我从老家柳州来到了云南。”电话那头,陈柳云爽朗地笑着。
陈柳云,这个21岁的女孩,小小年纪便展现出了她独立的性格。3年前,当高中毕业的她,正在为选学校而纠结时,无意中在网上看见了云南工商学院的招生广告,先进的教学理念、毕业前景良好的优势专业和优美的教学环境,让她突然萌生了要来这个学校上学的决心。
“这个专业可以开阔我的视野,在工作中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人,建筑方、施工方、设计师都能接触到,在扩大我的人脉圈的同时,也更加磨练自己。”陈柳云说,家里是做工程的,她读这个专业对家里的生意会有帮助,此外,她认为该专业前景非常好,并且自己非常喜欢。
“每天早上8点30上班,不用签到打卡,全靠自己自觉。每天公司领导会根据每位员工的个人情况分配项目来让员工学习。因为我还在实习期不用去工地,所以每天都是做着朝九晚五的工作。”谈到眼下的工作,陈柳云表示,自己很喜欢现在这种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个人能力的工作状态。每天,把在学校学习的软件用到工作中,把自己的工作方案交给领导,虽然工作不轻松,但是很喜欢这种学习的过程。
陈柳云现在就职的公司是工程造价、结算、审计类。平时除了能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工作中,更能在公司学到如何为人处世,她很喜欢公司的工作氛围。
学员样本B
学员档案:
姓名:张艳艳
毕业时间:2014年7月
工作时间:实习期
所学专业:会计专业
毕业院校:云南工商学院
实习单位:中国农业银行
会计专业是最喜爱的专业更是谋生的手段
早上8:30上班,中午12点下班;下午2点上班,5点下班。这些看似枯燥的数字,组成了24岁女孩张艳艳每天的工作时钟。
“虽然现在还在实习,但我希望等实习结束之后能继续留在这里。”张艳艳说,自己现在在中国农业银行上班,从事的工种是个人信贷,每天的任务就是审核和放贷。因为从事的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和向往的工作,所以即使辛苦,却也非常高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她认为这个工作的发展前景非常好。
“我是会计学的第一届本科生。”说到这句话时,张艳艳抑住不住心里的激动。从小喜欢金融、喜欢数字的她,在填报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会计学。因为好强的个性,专科毕业后,恰逢工商管理学院升为本可院校,她便直接在学校继续完成了本科学业。毕业后,因其成绩优异,学校给单位写了推荐函,加上自己的努力,她顺利进入了现在的单位。
俗话说,一分努力便有一分收获,张艳艳能有今天的成绩,现在的工作,不是靠运气得来的,而是靠着她的努力、坚持换来的。家境贫寒的她,从大一开始,便开始勤工俭学,边上课边赚钱,就这样,上学期间从没向家里要一分钱的学费和生活费。
职业院校就业样本调查
云南工商学院从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精神、职业行为入手,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强化其专业技能,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与海尔集团、微软集团、思科、华为、联想等100多家企业深化合作关系,从宏观上实现人才定向输送。据统计,去年,该校就业率达到98.7%,专业对口率66.59%,连续5年就业率高于97%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