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下载>>毕业论文>>艺术>>
为您写工业设计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工业设计类毕业论文提纲范文,与工业设计专业工作室教育模式相关论文范文资料,包括关于工业设计及宁波大学及工作室方面的论文题目、提纲、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是免费优秀的工业设计论文范文。
摘要工业设计是一个年轻而富有朝气专业,随着经济发展,中国正由一个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而工业设计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色.我们欣喜我国工业设计教育正在蓬勃发展,专业招生规模逐年扩大,而教育成果缺令人担忧,出现了类似经济学中所谓滞涨现象,这不仅受行业对于工业设计专业认识影响,更重要是和工业设计专业教育模式相关.对于如何使专业教学和社会需求实现更好对接,本文从创建工业设计专业工作室,搭建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平台角度对其进行探索.
关键词工业设计教育工业设计工作室设计实践
工业设计我国一个新兴专业,在近二十年发展迅速,各个高校纷纷开设工业设计专业,据统计,截止2008年,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工业设计本科专业高等院校总数已超过250所,工业设计毕业生人才被生产,而公司和企业却找不到适合其岗位工业设计人才,经济学中滞涨现象发生着工业设计教育上,这不得不让人反思.工业设计教育是否要摆脱传统教育模式束缚,怎样使工业设计教育个性化、多元化,怎样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工业设计人才,这都是我国工业设计教育改革重点.
1工业设计教育中问题
目前,相比其他国家,我国工业设计起步较晚,发展太快,工业设计教育一些问题.首先,工业设计专业定位不明晰.工业设计不是单纯产品造型,不是艺术设计,也于机械工程设计,而是艺术与工程有机结合.很多院校在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上大把抓,不分主次,造成学生对专业认识,很多学生毕业后广告、包装、装潢等设计工作.这是由于在本质上对工业设计定位不清晰;其次,教学模式单一.传统教学模式束缚了工业设计教育发展.工业设计是对动手实践能力要求很高学科,这求院校不能以传统课堂教授&要求工业设计教学活动,要鼓励授课方式多元化和个性化,例如工作室、创意工坊、WORKSHOP、创新设计营等方式;第三,师资队伍参差不齐.很多院校工业设计老师或从美术专业转行,或从机械专业转行,缺乏工业设计全面系统了解.同时,一些专业教师刚刚研究生毕业就教学工作,在市场、工程等方面缺乏实战经验,也造成工业设计教学质量下降;第四,专业教学与设计实践脱节.工业设计毕业生缺乏就是设计实践经验,企业不得不进行二次培训,这也是工业设计毕业人才稀缺原因.在专业教学中,应加大对学生设计实践能力培养,和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加强产学研结合.
,我国工业设计教育刚刚起步,问题是不可避免,关键是我们如何正确定位问题、解决问题,从社会实践和国外先进教学方法中找到适合我国工业设计教育发展正确思路.工业设计专业工作室教育模式是值得借鉴和发展思路.
2工作室教育模式实践
目前一些院校已经开始这方面教学改革,如大连民族学院、宁波大学等院校,都建立了相关导师制工作室,加强了专业针对性,较好实现了设计教育和设计需求对接.如大连民族学院包海默工作室,建立以课题为中心教学模式,以课题带动教学,培养学生自我发展意识与能力,特别强化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培养,通过多种综合性研究课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工作室也比较注重教学向实践转化,带领学生与地方企业和著名高校进行研究和合作,先后完成多个产品研发项目.宁波大学在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基础上引入导师工作室制,打破传统设计教育模式,进行有针对性、有地方特色和强调动手能力设计教学实践,分设家电设计工作室、文具设计工作室和交通工具设计工作室,学生二年级分流到工业设计专业后,根据兴趣爱好和教师考核,学生通过双向选择方式进入工作室,持续两年毕业,其工作室还是以课程辅导为主要工作重点.
播放:24243次评论:5278人
3工业设计工作室运行形式及内容
从根本上讲,工业设计工作室教育模式引入仍然是受包豪斯设计教育理论体系影响.包豪斯教学时间为三年半,学生进校后要进行半年基础课训练,然后进入车间学习各种实际技能,如家具车间、木制品车间、金属车间等,这种作坊式教育教学模式既满足了人才培养客观需要,又体现了包豪斯教育宗旨.现在我们在工业设计教育中仍应提倡这种教育模式,同时结合时代特点,创造更新教学模式.
3.1工业设计工作室定位
工业设计工作室是设计教育一种模式,以工业设计分支研究方向为基础,以一到两名导师和学生团队为核心,以课题研究和设计实践为主要内容,利用学校和外界力量提供教学资源和资金展开活动.应将其定位于设计教学有生力量、设计教育和设计实践有效沟通平台.首先,工作室在一到两名导师指导下,招收二年级以上专业学生团队进行设计研究和实践,通过设计交流和设计实践,将理论知识加以运用和发挥,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结合;其次,专业可以通过工业设计工作室建设打造对外名片效应,使企业能够认同工业设计而愿意和工作室进行合作,学生通过设计实践提升产品设计能力,通过这个平台形成良性循环.
3.2工业设计工作室运行和管理
工作室运行以设计项目为驱动,一方面和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以导师指导学生团队参与设计项目为主,让学生加强对市场环节了解,通过和企业沟通,使设计针对性,提升设计质量和层次;另一方面,导师辅导学生参与国内外设计大赛,特别是企业主办实践意义设计比赛,通过比赛和国内外院校设计同行进行竞争交流,增强学生对专业信心,提升学生设计能力和水平.在管理上,实行导师负责制,同时鼓励学生自我管理和约束.各个团队指定组长进行人员和项目管理,以增强学生管理能力,为今后就业转型打好基础.
工作室一个集体,同时也应成员之间合作和交流,工作室应定期举办设计交流会.工作室成员就某一设计方案、设计观点提出想法,在交流会上与其他成员进行讨论,培养成员表达和沟通能力,增强工业设计工作室凝聚力.在教学和研究上,工作室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允许情况下,承担专业课程和研究项目.如高年级学生设计实务、毕业设计等,可以结合工作室实际设计项目进行,真正实现教学、研究和实践一体化.
本文转载于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