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工作总结> 文章内容

中国绿色时报

※发布时间:2016-1-6 10:15:27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上接A1版)

  (三)草原建设效果明显。通过实施草原退牧还草、西南岩溶地区草地治理和游牧民定居等草原建设项目,全国累计种草保留面积达2063万公顷,草原围栏面积达6634万公顷,禁牧休牧轮牧草原面积达10167万公顷。工程区草原植被呈现良性恢复态势,植被盖度、高度、产草量明显提高,草原生态状况和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与非工程区相比,草原建设项目工程区草原植被盖度平均提高12个百分点,高度平均提高41.8%,鲜草产量平均提高50.5%,可食鲜草产量平均提高56.6%。

  (四)城市绿化稳步推进。各地积极开展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区、县、镇)创建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绿化进程,极大地改善了城市人居。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已达149.45万公顷,绿地面积达133.81万公顷,公园绿地面积达40.16万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8.22%,绿地率达34.1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66平方米。绿化先进创建工作有序推进,2010年表彰了335个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累计命名183个国家园林城市(区)、63个国家园林县城、15个国家园林城镇和22个国家森林城市。同时,按照城乡绿化同步推进的要求,广泛开展了“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积极推进四旁植树和庭院绿化工作,乡村面貌和人居明显改善。

  (五)部门绿化扎实开展。中央直属机关、中央绿化委员会积极开展义务植树和庭院绿化美化活动。交通运输系统全年新增公绿化里程17.04万公里,累计实现公绿化194.33万公里,高速公基本实现绿化。铁道系统全年新增铁绿化里程1145公里,3.43万公里宜林线实现绿化达标,占宜林线的74.4%。水利系统全年完成湖泊、水库周边绿化3900公顷,累计绿化湖泊、水库周边1.03万公顷;绿化江河沿岸5300公里,累计达5.07万公里。农垦系统全年新建农田林网5.68万公顷。解放军和部队全年创建绿色营区、生态营区120多个,完成“三荒”造林2.67万公顷。军区在商都建立了大型义务植树,成都军区组织开展了“百万民兵绿化长江”行动。

  (六)宣传发动广泛深入。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充分展示了国土绿化成就,激发了人们参与生态建设的热情。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国务院三峡办、全国政协人资环委、人民、中国绿化基金会共同发起了“绿化长江重庆行动”,发动社会积极参与绿化长江、三峡工作。全国绿化委员会与教育部门共同发起了“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活动,组织开展了“我为气候变化植棵树”活动和“生态文明从我做起”征文比赛,掀起了绿化美化校园的热潮。各级共青团和妇联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绿色主题活动,广大青少年和妇女自觉爱绿植绿护绿。

  “十一五”时期和2010年的国土绿化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良好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推进国土绿化工作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如:我国现有的4400多万公顷宜林地,自然条件都比较差,造林绿化难度大;造林绿化基础设施亟待进一步改善,后期经营管护需要进一步加强。总体上讲,我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的国家,生态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生态差距依然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生态建设依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

  二、2011年国土绿化工作的安排意见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推进国土绿化事业的战略机遇期。总提出了2020年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双增”目标,国家“十二五”规划将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确定为约束性指标,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等国家战略又给国土绿化事业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内涵。应该说,未来5年国土绿化事业既承担着非常繁重的任务,也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完全有条件实现更大发展、取得更大成效。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之年。国土绿化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实现“双增”目标这一核心任务,始终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力争全年完成造林600万公顷,抚育森林533万公顷,低产林187万公顷,义务植树25亿株;完成种草改良867万公顷,建设草原围栏面积333万公顷,草原禁牧面积累计达到6670万公顷;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00万公顷,湖泊、水库周边绿化4000公顷,江河沿岸绿化5300公里;全年新增公绿化里程超过10万公里,干线公宜绿化段绿化率达到86%;创建100个绿色营区、20个生态营区,完成4万公顷“三荒”造林和6667公顷海防林建设任务。实现上述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抓紧修订《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推动各级地方颁布义务植树法规,从法制层面进一步强化义务植树工作。继续完善扶持政策和支持措施,强化义务植树属地管理,健全义务植树登记统计、检查考核等制度。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丰富义务植树活动内涵,方便群众履行植树义务。结合森林城市、绿化模范单位、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广泛开展植纪念树、造纪念林活动,进一步提高适龄义务植树尽责率。筹备召开全国造林绿化表彰动员大会,隆重纪念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30周年。

  (二)全力抓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按照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省”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天然林二期工程。抓紧编制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规划,认真实施沿海防护林和速生丰产用材林等工程。全面强化工程管理,切实优化造林方式,逐步增加混交林比重,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成效。推进造林绿化工作与培育森林资源、改善林区民生紧密结合,积极营造乡土珍贵树种和油茶、核桃等特色经济林。着力抓好碳汇林、能源林建设等试点工作。

  (三)积极推进部门绿化。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2011-2020年)》的要求,根据本部门职责分工,研究制订或部门“十二五”造林绿化规划,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落实保障措施,抓好组织实施。要加强部门绿化检查交流,定期研究沟通部门绿化工作,促进部门绿化工作上水平。鼓励企业、、个人、外商等参与国土绿化事业,探索新形势下部队、共青团、妇联、群众团体推进国土绿化进程的有效办法,努力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的国土绿化新格局。

  (四)继续强化草原与利用。编制草原建设与利用“十二五”规划及退牧还草、重点退化草原区域治理等专项规划。继续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启动实施南方易灾地区草原建设工程和牧区易灾县防灾抗灾能力建设工程,加快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切实加强草原防火能力建设。继续落实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强化草原监督管理,加强草原技术推广与示范,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促进草原生态治理和。

  (五)切实提高造林绿化工作质量。一方面,加强现有林的经营管护,巩固发展造林绿化。编制《森林抚育经营实施方案》,扩大森林抚育补贴试点规模,提高补贴标准,增加试点内容。强化森林经营监督管理,推行森林经营行政、技术和施工负责人制。修订森林经营技术标准,推进森林经营模式和关键政策研究。重视依林,减少森林资源人为和灾害损失。另一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提高造林绿化成效。加强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和保障性苗圃建设管理,加快珍贵树种苗木繁育,优化种苗供应结构。加大造林绿化关键技术研究攻关力度,建立健全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鼓励科技人员深入基层,为造林绿化提供优质、及时的技术服务。

  (六)探索创新国土绿化新机制。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确保2011年完成集体林地确权任务。从森林保险、信用机构建设、抵押贷款入手,继续完善配套政策,盘活森林资源资产,畅通社会资本进入造林绿化领域的渠道。继续深化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探索建立造林绿化利益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种经营主体造林绿化的积极性。加快建立以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为主要指标的干部任期目标考核办法,明晰各级的造林绿化责任。通过机制创新,全面增强国土绿化事业的活力与吸引力。

  (七)着力抓好宣传发动工作。紧紧围绕颁布《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2011-2020年)》、义务植树30周年、国际森林年、党政领导植树和造林绿化重点工作等内容,充分运用各类和手段,全面加强国土绿化宣传发动工作,大力营造全民参与国土绿化的良好氛围。重点宣传国土绿化事业的新地位、新任务和新成效,增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广泛普及生态文化知识,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着力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生态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从小养成植绿、爱绿、护绿的良好习惯。

  加快国土绿化,改善生态,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伟大事业,是一项当代、泽被后世的千秋大业,也是各级绿化部门承担的一项光荣。我们一定要按照良玉副总理的重要讲话,认真落实会议的安排部署,抓住机遇,奋力开拓,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国土绿化事业新局面,为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