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難民Zaid在打「一蚊工」。 資料圖片
新聞撮要中東戰亂導致大批難民湧入歐洲,為協助他們融入社會,德國當局以1歐元(約8.8港元)時薪,聘請難民從事維修單車、修剪盆栽及清潔等簡單工作。「一歐元工作」制度在德國實行多年,原意是鼓勵失業人士重返職場,以及作為新移民尋找工作的跳板,但專家認為這些工作所學東西不多,對職途幫助非常有限。■節自《德「一蚊雞」請難民打工》,《文匯報》,2016-5-17持份者觀點1. 獲市聘用的伊拉克難民:有機會接觸德國義工及練習德文,不至於在庇護中心內無所事事。2. 經濟學家曼:對難民來說,「一歐元工作」短期內甚具意義,亦有助融入社會,但長遠而言,這計劃的成效仍充滿疑問,工人學到的東西太少,難以幫助他們找到其他工作。3. 德國企業:勞動力不斷減少,目前有4,600萬工作年齡人口,若沒有移民補充,估計約30年後將跌至不足2,900萬人。呼籲當局善用難民和移民,他們在申請庇護期間賦閒是浪費寶貴時間。多角度思考1. 試指出「一蚊雞」工作各持份者的影響。2. 有意見指歐盟多國不應該讓難民入境,所持的是什麼理據?試評論這些 理據。3. 你認為協助難民融入當地社會有什麼挑戰和障礙?■文匯報記者 戚鈺峰
推荐: